• 协同办公系统
  • 个人服务中心
  • 电子邮件
  • 校历
  • 图书馆
  • 信息公开
  • 书记信箱、校长信箱

伟德bv官网

财大故事

伟德bv官网 > 财大故事 > 正文

每周都有毕业生“求约见”,从教35年的“康师傅”有啥魅力?

作者: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牛洁 发布时间: 2024-09-10 浏览次数:
分享:

康东亮说,能不断给予,就是最大幸福


他是时隔30多年,学生们依然会“组团串门”的康老师;

他是被学生视为贴心“大家长”的“康师傅”;

他是很多毕业生遇到困惑会第一个想到的“编外顾问”。

康东亮,59岁,伟德bv官网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学院教授。从教35年,几乎每届毕业生都和他保持着联系,对他而言,每周“接待”毕业生已习以为常。

他究竟有何魅力?


曾在学生宿舍住了6年,他是学生们的“大家长”


认真备课


“我有点事儿,一会儿给你回过去。”采访期间,康东亮接了两个学生打来的电话,想沟通创新创业项目。“每天能接十几个学生的电话,我喜欢和孩子们交流。”他笑着说。

康东亮与学生们的深度“交心”,与他的工作经历不无关系。

“我的第一个岗位是辅导员。”康东亮说,1989年,大学毕业后,他成为原河南财经学院国际贸易系(现伟德bv官网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的一名辅导员,这段经历,让他更加了解和贴近学生。

当时,为了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情况并及时给予帮助,康东亮就住在学生们的宿舍楼,一住就是六年。“孩子们也把我的宿舍当家,经常找我吃饭、聊天。”

刚刚大学毕业的康东亮,也是个20多岁的“小伙子”。但是,对于辅导员的工作,他很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一名合格的大学辅导员就是要成为学生的“守护人”和“知心人”。

学生受委屈了,他会二话不说,带着学生去找对方“论理断案”;学生生病了,他会骑40分钟的自行车,把人送到医院;学生遇到烦心事儿,他会认真倾听、耐心引导;学生想办校际活动,他会四处联系,给予最大的支持……

“大学生正处于断乳期,这个阶段非常关键。”康东亮说,这是他们第一次远离父母,成为一名独立、平等的社会人,辅导员的工作非常关键,只有让他们感受到满满的底气,才能慢慢建立自信,从而更好地完成角色转换。

“当时的康老师就像我们的‘大家长’,有他在,我们啥也不怕。”一位毕业近30年的学生这样回忆康东亮。


“刷脸”请外援、链接企业,帮学生们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带学生到商业综合体交流、调研


“我想更深入地影响学生,所以决定成为一名专职教师,站到三尺讲台上去。”康东亮说。

1996年,康东亮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1999年,毕业后的他重新回到学校,成为一名专职教师。

课堂教学外,康东亮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他会主动帮学生们联系企业,进行生存化实训,为学生推荐实习、就业机会,还会邀请行业大咖走进课堂,为学生们传经送宝。这些大咖里,不乏康东亮带过的毕业生,如今,他们中的不少人已成为行业精英,康东亮笑称自己是在“刷脸”。


和学生深度讨论


“其实每次接到康老师的电话,我都很荣幸。”1996届毕业生袁朝阳,常年从事投资行业,他说,回母校和学弟学妹们交流,是一种义不容辞的情谊,也是受康老师影响的“本能”。

“康老师在做辅导员的时候就非常注重对我们实践能力的培养。”一位毕业生回忆,90年代,亚细亚崛起,“中原商战”爆发。几乎每个周末,康东亮都会带着学生到郑州的热门商圈调研,结束后,还会和大家一起商讨、辩论,“当时我们大多都到康老师家里讨论,经常会忘了时间,饿了康老师就给我们下面条。”

搭建平台、链接资源,康东亮总是尽己所能,帮学生们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为给学生“一杯水”,他成为“终身学习者”


给学生上课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须有一桶水。始终能为学生赋能,与康东亮“终身学习”的理念密不可分。

为增强理论学习,康东亮又攻读了博士学位。日常生活中,他要求自己每天至少读书一个小时,专业类、文学类、哲学类,都广泛涉猎。

此外,他还要求自己时刻对新生事物保持敏感,近两年,年近60岁的他,又开始学习人工智能知识。

伟德bv官网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大三学生邱唯锦介绍,她和团队共同做了一项创新创业项目,名叫“遥感天下”,主要是利用无人机遥感和卫星技术,对种植区域进行精准测绘和数据分析,为农户、企业、政府等提供精准高效化农田管理最优解的决策依据。

其间,康东亮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指导,还联系了头部人工智能企业为学生提建议。今年,该项目获得了2024年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大赛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一等奖、伟德bv官网第十一届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一等奖。


发起“创新者说×郑州”活动


此外,为了教育创新,康东亮还做了许多尝试。2019年,他和学校老师一起,参加西交利物浦全国教学创新大赛,获得二等奖。回来后,还发起了“创新者说×郑州”活动。“创新者说”由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打造、澳门同济慈善会北京办事处支持,其目的是通过城市本地化的社群营造,为对教育创新感兴趣的大学从业者提供一个对话、交流、学习的平台。

活动中,除教师外,康东亮还邀请了学生、企业家参与,产、学、研三者齐聚,互相交流。不仅如此,他还有自己的3.0想法——让家长也参与其中,为教学创新提供另一个视角。

康东亮认为,独立思考能力是大学应该传授的最重要的能力。行业发展太快,创新活动的意义就是引领学生赶上社会潮流,“首先教育者要改变,学生的理念才能改变。”


一种传承,一种情感,他被学生称为“康师傅”


进行课程建设交流


“利他”,是学生们为康东亮总结的人格特质关键词。

2015届毕业生孙占昂,创业者一枚,虽毕业多年,但每次遇到困惑,他总是第一个想到康老师,“我每年都要找康老师三四次,每次聊完,受益匪浅。”

孙占昂说,因担心影响康老师上课,每次他都是先发微信,但只要有时间,康老师就会第一时间用电话回过去。“无论是上学期间还是现在,康老师总想为我们多做一点,再多做一点。”

康东亮的“利他”,不仅体现在教学上。

2003年,他首次参加爱心活动,帮助生活困难的儿童,从此开启了公益之路。


作为“豫医联盟”志愿者送医送药


十几年来,康东亮参与过的志愿活动不计其数。他作为主要发起人的“小蝌蚪助学基金”,资助南阳市社旗县朱集镇8名失学儿童;他加入“豫医联盟”,和白衣天使们一起奔走在田间地头,送医、送药、送教……在他的带动下,很多学生也加入了公益活动。

康东亮教过的学生都喜欢称他为“康师傅”,“师傅是一种传承,一种感情,一种亲近。”学生们这样解释。

“我们每一年都要回学校见一见康老师,他的人品、学识、人格魅力,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非常尊敬和感谢他。”毕业生袁朝阳说。

“一日为师,终身为师”,这句话,在康东亮看来,不是对学生的要求,而应该是教师的自我要求。他说,心中有责任、持续自我精进,才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学生一起成长,从而给予别人。“能不断给予,就是一名教师最大的幸福!”

(原载:大河报·豫视频)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

伟德bv官网